很多菜农都习惯在化肥价格较低时,一次购买大量的肥料存放起来以供全年使用。这种做法虽说可行,但是对于某一些化肥来说,就很不合适了。因为菜农没有专门的场所储存肥料,随意存放,会导致一些肥料在存储过程中受潮而降低肥效,如碳酸氢铵、硝酸铵等;生物菌肥等则因储存时间过长,会导致肥料中活性菌大量死亡,使用效果大打折扣。 从肥料的特性分析,化肥只要贮存得当,包装袋不破损、不被雨淋、不受潮、不与碱性物质混放,一般都可以长期贮存,因此国家目前没有化肥保质期的规定。例如尿素、过磷酸钙、硫酸钾等化肥在阴凉干燥的...
如果遇到土壤板结、盐害加重等土壤恶化现象,如何解决? 一般来说。土壤板结和盐碱化,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,忽视有机肥的施用,使得土壤肥力衰退,有机质匮乏,进而使得土壤透气性降低造成的。所以在随水冲肥时,应补充有机质,提高肥料的利用率,减少养分流失才是改变的关键。 第一,有机肥与化肥混合冲施。冲施有机肥,可选择鸡粪、猪粪等。但一定要注意鸡粪或猪粪等必须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,以免造成烧根熏苗或引发病虫害等。但有机肥不宜连续冲施,应与化肥搭配使用,可采用混合冲施,或采用轮换冲施的方法进行。 第...
(1)撒施 将肥料均匀撒布于土壤中。撒施可以深施,也可表施(浅施)。深施的技术就是就是撒后用犁翻入土壤下层,表施只用耙耙过即可。撒施适用于密值的作物和施肥量较大的情况。撒施的优点是简便,土壤各部位都有养分被作物吸收;缺点是肥料利用率不高,因为肥料不能全部被作物利用,同时肥育了杂草,水溶性磷肥与土壤过多接触,容易被固定而降低肥效,肥料用量大。 (2)条施和穴施 将肥料施在播种沟和播种穴里,或施在移栽行和穴里就叫条施和穴施。肥料可施在种子的底下,也可施在种子的一侧或两侧。下列情况适合条施和...
有机肥俗称农家肥,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、动植物残体、排泄物、生物废物等物质的缓效肥料。有机肥中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、微量元素,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,有机肥是最全面的肥料。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 一、改良土壤、培肥地力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,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,熟化土壤,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,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。 二、增加产量、提高品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,为农作物提供营养。有机肥腐解后,为土壤微生...
观察颜色和形态磷肥的颜色应该是灰白色,形态是粉末状,如果颜色是白色或黄色,可能是因为酸处理不完全,其含磷量低。闻气味。磷肥稍有酸味,如果无此味,则说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硫酸量不足,反映不完全,其有效成分含量低.如果酸味过浓,说明游离酸含量过高,其肥效低,并且施用以后会抑制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动,烧坏作物的苗根,造成种子不发芽等后果。 磷肥的水分含量一般为8%-14%,用手摸以后感觉凉爽,但无水迹。如果用手捏后出水,则表明其水分含量过高,此种磷肥的质量就差。如果用手摸起来似干土,说明酸处理不彻底...
1、马铃薯。一般可在马铃薯开花期以前进行追肥,早熟品种则在苗期追肥为宜,中晚熟品种以现蕾 前追肥较好,每亩追施硝酸铵13—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。 2、玉米。玉米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,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,在拔节前后追施第1次肥,每亩追施硝酸铵10千克或尿素8千克;在抽穗前7—10天,追施第2次肥,每亩追施硝酸铵15千克或尿素12千克。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,土壤又很肥沃,可集中一次追肥,结合第2次中耕深施肥。 3、水稻。水稻对氨肥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,分蘖盛期才达到吸肥最高峰。为了...
1、把握好施用时间。有机肥数量大,见效慢,应尽量早施,一般应在播种前做底肥一次施入;而化肥用量少,见效快,一般应在作物需肥前7天左右施入。 2、掌握好施用方法。有机肥要结合深耕耙地施入土壤耕层。与有机肥搭配使用的氮素化肥,宜做底肥或追肥,而磷肥可以随有机肥一起下地做底肥。 3、控制好施肥数量。化肥与有机肥搭配使用,其用量可根据作物和土壤肥力不同而有所区别。如种玉米,在低肥力土壤上,每亩可施有机肥250~300公斤,尿素25~30公斤、复合肥25公斤;在中等肥力土壤上,每亩可施有机肥250...
1、既用地又养地。据试验,化肥与有机肥搭配使用3年的地块比单施化肥的地块有机质含量高0.08%~0.11%,氨化细菌增加260%,好气性固氮菌增加119%,纤维分解菌增加600%。 2、粮食高产质优。化肥与有机肥搭配使用在中低产田土地上,可比单施化肥增产10%~20%,粮食品质也有很大改善。 3、减少化肥损失。试验表明,化肥与有机肥搭配使用,既可以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,减少氨的硝化,也可以减少氮素的挥发损失。一般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0%~15%。...